查看原文
其他

深度 | 教育部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专家组组长熊璋:信息素养与信息科技课程

熊璋 教育信息化100人 2023-12-16


本文大概

3766

读完共需

13

分钟


导读:8月19日,在由北京师范大学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联合主办的“2022全球智慧教育大会”的“区域智慧教育新生态论坛”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院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教育部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专家组联席组长熊璋发表了题为《信息科技课程标准》的主题报告。


注:熊璋教授的相关解读文章可点击阅读深度 | 教育部义教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专家组组长熊璋:信息科技课程建设


分享 | 熊璋

整理 | 教育信息化100人
来源 | GSE2022全球智慧教育大会


 以下内容据熊璋教授的视频分享整理


蔡元培先生从美国回到中国担任北大校长的时候,专门针对教育和时代性的关系曾说过一句话:与时俱进。我今天的报告主要包括两部分:


第一,在线社会与信息素养


第二,国家信息科技课程标准



01

在线社会与信息素养

 


我在去年的9月份曾写过一篇题为《在线社会悄然而至》的文章。

 


我们不得不认识到,传统的农业社会是以农牧业和手工业为主要的经济手段。有了蒸汽机、电力以后,我们进入到了工业社会,工业社会的特征就是蒸汽机和电力带来的工业大发展。信息社会的基础是计算机的问世,信息和数据作为一种价值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得到体现。进入在线社会,今天我们几乎所有的政治行为、经济行为、教育行为、生活行为都和在线相关。


举一个例子,农业社会为了记载一个史实,记载一个说法,可以把它刻在石碑、甲骨上,印在纸草上;工业社会开始有纸质出版,可以将其印在纸上;信息社会有了电子出版,可以把它储存在光盘、U盘上。


在进入在线社会的今天,我们根本不关心介质是什么,现在全部是流媒体,我们在意的是内容,内容存在“云”上,“云”是一个我们不认识的地方。

 


今天的线上课程、线上的报告、线上培训,各种各样的直播带货、各种各样的抢号抢票、各种各样的在线游戏,都是在线社会的体现。

 

因为有了在线社会,就有了在线经济,也就有了网红经济。现在任何一个人,只要能够在网上有上百万上千万的流量,就可以马上直播带货。



不管你多大的年岁,不管你从事什么行业,你要么是短视频的创造者、奉献者,要么是短视频的受众。我们不得不提出,短视频对社会的影响已经从传播到社交到商业,深入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上个月底,国际上一个比较权威的组织做了一个统计,全球的人口有79.8亿,其中有手机的人口有53.4亿,互联网用户有50.3亿,所占比例非常之大。所有的互联网用户每天的在线时间是6小时49分。这就是今天的在线社会。

 


农业社会讲究储备意识、共济观念;工业社会讲究竞争意识、时间观念、科学道理;信息社会讲究信息意识、素质思维、终身学习;在线社会则讲究激流意识、群体创新、在线责任。


当初的手机大拿诺基亚,现在已不在手机的行列里,因为它已完全被淘汰。不管是刻在石碑上还是印在纸草上,不管是印在书本上还是印在光盘上,所有的信息都可以回收烧掉焚毁。只有在在线社会,你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永远会留存在网络上,不会消失。

 


因此在在线社会,我们除了强调人文素养,尊重科学素养以外,我们不得不强调信息素养,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数字素养与技能。



不管是叫信息素养,还是叫数字素养与技能,它都是四个维度: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这四个维度奠定了我们未来要在教育中培养具有什么样的素养形态的人。



02

国家信息科技课程标准



信息科技课程一定要坚持有自己的科学性,要坚持素质教育,要符合自己的学科逻辑,并且要把学科逻辑落实到学生的认知水平。


过去我们有信息技术课程,大学有计算机原理,中学有计算机原理初步,小学有计算机原理入门,这根本就不科学。科学的课程应该是什么?应该像数学的认数、识数、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分数、小数、指数、对数、三角几何、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微分积分这样上升。信息科技课程标准应该走一条科学的道路。

 


我们不得不从素养表现的定义开始,找到我们对应的学科逻辑,设计特别适合的内容承载,找到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的情境案例,最后通过学业质量能够让它得到反应。这是我们在设计课标的时候找到的一条道路。

 


这条道路就是从素养出发,通过学科逻辑、内容承载、情境案例、学业质量,形成一个一体的架构,从顶层设计的自顶向下到落实的自底向上,从发散性的思维到收敛性的界定。我们有这样的一条道路。

 


有了这样的一条道路以后,我们这一次的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设定了六条学科逻辑,分别是:数据、算法、网络、信息处理、信息安全、人工智能。



这六条学科逻辑服务素养教育,不是知识点,是相互关联的。学科逻辑不是相互割裂的,不是独立的,不是孤岛式的。学科逻辑是可以螺旋上升的,不是静止的,比如数据在不同年级讲得都是不一样的,并且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用不同的情景和案例来诠释。我们最怕的是什么?最怕的是所有的教育案例都集中在大城市。在中国,80%以上的青少年不生活在大城市,我们必须有让他们有感觉、有体验的案例,把他们吸引到信息科技的环境、语境里。

下图是我们设计的课程内容。

 

1年级是信息交流与分享,2年级是信息隐私与安全,3年级是在线学习与生活。这是在打基础,用真实情境把学生引入到信息科技的世界里。


4年级是数据与编码,5年级是身边的算法,6年级是过程与控制。我们的身边是无所不在的数据、无所不在的编码、无所不在的算法、无所不在的过程、无所不在的控制,过去没有一个课程覆盖这些,现在由我们的信息科技课程来覆盖。


7年级是互联网应用与创新,重要的是讲创新。8年级是物联网实践与探索,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索理念和创新精神,我们并没有指望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就有一个不得了的原创理论,有一个不得了的新探索,但种子应该埋在思想上,这是在对他们进行世界观的塑造,也就是所谓的正确价值观。9年级我们讲人工智能与智慧社会。



我们的信息科技课标,不要追求大学那样的系统性和完备性,我们追求的是大概念、主题式、体验性、综合化。


大概念:大概念是学科的科学基础,是学科的知识关系、知识网,是学科的逻辑。


主题式:主题式是教学的组织方式,每个学期可能3-5个主题就能覆盖这一学期的课程,我们的知识潜移在主题里边,我们的素养默化在主题里边。


体验性:这次的课标特别强调以学生为本,要找到学生身边真实的情境、真实的案例,一定要剔除那些空洞的、虚无的表述。


综合化:去知识中心化是综合化的重要追求,我们不能被知识被应试、教育带到歧途。综合化包括知识的综合、学科的交叉、跨学科的主题活动、协同育人。


以下为大概念、主题式、体验性、综合化的详细解读:



所谓的大概念,科学基础不是科学概念的解释和名词溯源,学科逻辑一定要适应学生认知水平的螺旋式上升,学科知识网络要避免割裂成独立的知识点,它是一个网络,是相辅相成的。所有的大概念都在老师的大脑中,在老师的心中,是老师内力的体现,我们不追求大学的系统性呈现方式。



所谓主题式,一个学期设计3-5个主题,主题的思想性指要服务于立德树人的大目标,时代性指与时俱进的育人价值,科学性指学科逻辑衔接大概念,真实性指学生的感受符合体验性。



所谓体验性,要服务主题式,围绕主题展开的体验;要贴近学生,以学生为本;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各种各样的主动体验;通过这样的体验,学生们可以建构知识,可以提升技能,可以内化素养,这种建构知识、提升技能、内化素养其实是我们的教育目标,通过教育让学生得到实质的素养提升。

 

综合化坚持素养教育,去知识中心化,去应试教育化,素养教育的对立面就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强调知识点,强调背,强调应试。


综合化关注学科的变化和发展,去知识单调化,信息科技是一个发展非常快的科学.说实话,十年前、五年前解释的数据和信息,和今天解释的数据和信息是不一样的。我们是要用综合化的思想去训练我们的学生,带领我们的学生学会思维。


综合化要关注交叉和复合,去知识孤岛化。应试教育要求学生把每一个知识的三个要素背下来,这样就能够考试得分。其实在信息科技里,所有的知识之间都是相互掺杂融合在一起的。


还有纵向的综合化,通过课程的学习,既培养学生的价值取向作为正确的价值观,同时要培养学生一些技能的应用,还要培养让学生的交流和协同。


有了大概念,有了主题式,有了体验性,有了综合化,信息科技课程就是一个全新的课程,和传统的课程完全不同。

 

 

最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全球首份基础教育人工智能课程报告——《政府行为的K12 AI课程计划》。红色横线及红色方框部分是我所标注的,写明中国有信息科学与技术的课程,中国人工智能的课程计划嵌入在信息科学与技术的课程计划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实施,贯穿小学、初中、高中。


中国的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科技课程标准在今年的4月份公布,普通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在2018年年初公布,这就让我们的信息科技课程覆盖了从1年级到12年级,人工智能课程部分都嵌入在我们的信息科技课程标准里边。


一些发达国家,他们的人工智能、信息技术、计算机科学等课程,有的只开设在中学阶段,有的只开设在小学阶段。中国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最全的、安排得最好的、得到的评价最高的方案之一。

注:熊璋,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院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教育部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专家组联席组长。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查看“2022全球智慧教育大会”完整回放。


《教育信息化100人》是由产学研媒联合发起的智库型媒体,关注教育信息化、教育数字化、智慧教育、互联网+教育、人工智能教育、教育技术等领域,我们要“让优质的信息和知识更快被看见” !

备注职务+姓名,加入交流群

联系我们

焦晓娣:主笔&内容老师 微信号:jiaox1008

张沉浮:主编&总负责人 微信号:chenfu3721


活动推荐丨GSE2022全球智慧教育大会

北师大钟秉林教授:主动应对教育数字化转型新挑战

华东师大顾小清教授:智慧教育是什么?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发布

深度 | 教育部义教信息科技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熊璋:信息科技课程标准解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